OAuth 2.0:授權許可

Ken Chen
17 min readNov 9, 2022

--

Photo by Kira auf der Heide on Unsplash

前一篇中,我們討論了 OAuth 2.0 的角色與信道,知道 OAuth 2.0 將授權模型劃分為四個角色,讓它們經由前/後端信道交流,完成整個授權許可流程。在這篇中,我們要進一步來討論,具體的授權許可是什麼?我們將改由時序的角度出發,探討模型中的物件如何交換訊息。如果覺得這段話太抽象,可以理解成,上一篇介紹了遊戲中的角色與道具,而在這篇,我們將來介紹遊戲的流程與規則。

底下的介紹會著重在授權碼許可(Authorization Code Grant)跟隱式許可(Implicit Grant)兩種 Web 應用場景的授權許可。至於資源擁有者憑證許可(Resource Owner Password Credentials)跟客戶端憑證許可(Client Credentials),雖然在 RFC 6749 有提到,但因資安風險較高,需要資源擁有者非常信賴客戶端且沒有其他方式情況下,才會拿來使用。

Authorization Code Grant

顧名思義,授權碼許可是使用臨時的授權碼(code)來進行許可。授權碼有點像是促銷活動用的代碼,可以用來兌換真正的折扣。在流程中,授權伺服器會經由前端信道將授權碼交給客戶端,客戶端拿到代碼後,用它走後端信道,跟授權伺服器兌換 Token。為了怕有資安問題,授權碼的生命週期往往很短,如果沒有兌換,要很快讓它失效。

透過引入授權碼, OAuth 2.0 將風險分為兩塊,授權碼經由前端信道傳遞,被竊取的風險較高;Token 則經由後端信道傳遞,風險相對低。因此,即使在前端信道的授權碼被竊取了,攻擊者也無法立刻用來兌換 Token,進而避免造成資安問題。

授權碼許可的流程會長這樣

在啟動授權的階段(A),客戶端發現需要授權時,它會回覆 302,將需求轉發到授權伺服器,HTTP 響應內容是

HTTP/1.1 302 Moved Temporarily
x-powered-by: Express
Location: http://localhost:9001/authorize?response_type=code&client
_id=oauth-client-1&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2Fcallback
Vary: Accept

瀏覽器收到後,依照 Location,發送 GET 給授權伺服器

GET /authorize?response_type=code&client_id=oauth-client
-1&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
2Fcallback&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HTTP/1.1
Host: localhost:9001

可以看到這則訊息的 Query Param 有三個參數,分別是

  • response_type:該訊息回覆的類型,因為我們要授權碼,這邊要放 “code”
  • client_id:客戶端的 ID,用來讓授權伺服器知道請求授權的客戶端
  • redirect_uri:重定向地址,授權完成後,授權伺服器會請瀏覽器再轉回這個地址中。

授權伺服器解析請求後,會要求資源擁有者認證與授權(B)。接著,授權服器一樣回覆 302(C),讓瀏覽器跳轉到客戶端

HTTP/1.1 302 Found
Location: https://client.example.com/cb?code=SplxlOBeZQQYbYS6WxSbIA

其中參數 code 是授權碼。

客戶端再拿授權碼,用 POST 來兌換 Token (D)

POST /token
Host: localhost:9001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x-www-form-encoded
Authorization: Basic b2F1dGgtY2xpZW50LTE6b2F1dGgtY2xpZW50LXNlY3JldC0x
grant_type=authorization_code&
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2Fcallback&code=8V1pr0rJ

裡面有三個參數

  • grant_type:許可類型,我們是授權碼許可,填 “authorization_code”
  • redirect_uri:(A) 提供的客戶端重定向位置,比對用
  • code:授權碼

這裡是關鍵,授權伺服器需要知道申請 Token 的客戶端是受信任的客戶端,還是有人攔截授權碼後,假扮成客戶端來要 Token。授權伺服器跟客戶端因此會有個約定,在開始整個流程之前,客戶端就要到授權伺服器註冊,取得 Client ID 跟認證憑證。申請授權碼時,客戶端會將 Client ID 放入參數內,這讓授權伺服器可以把 Client ID 跟授權碼綁定,接著在兌換 Token 的步驟,客戶端會將自己的認證憑證放在 Authorization Header 中傳給授權伺服器,讓授權伺服器確認客戶端可信任,而且是兌換通過申請的授權碼。

授權碼只能使用一次,如果被重複使用,授權伺服器要有警覺,授權碼很可能有人盜用了,它應該拒絕核發,並且立刻撤銷之前發送的所有 Token。假設攻擊者搶先兌換到 Token,他的 Token 會因此失效;如果攻擊者是後面才去兌換,他也無法拿到有效 Token。

如果一切正常,授權伺服器確認沒問題後,會將 Token 返回給客戶端(E),格式沒特別限定,但通常會用 RFC 6750 描述的 Bearer Token

HTTP 200 OK
Date: Fri, 31 Jul 2015 21:19:03 GMT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
{
"access_token": "987tghjkiu6trfghjuytrghj",
"token_type": "Bearer"
}

權限範圍

只講原理有些枯燥。我們來聊點應用情境。在社群媒體註冊的情境中,資源擁有者用現成的社群媒體來簡化註冊的手續,然而他不想透漏更多的個人資訊,例如好友名單,給第三方應用。這就要求授權機制能限定權限範圍(scope)。

在權限範圍相關的操作中,客戶端要向資源擁有者請求指定的權限範圍;授權伺服器要依照資源擁有者的核准,發佈對應範圍的 Token;受保護資源要確認請求是不是在權限範圍內。因此這三個角色都需要知道範圍的定義。

先來看客戶端,修改後,它的請求會是

HTTP/1.1 302 Moved Temporarily
x-powered-by: Express
Location: http://localhost:9001/authorize?response_type=code&scope=read&client
_id=oauth-client-1&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2Fcallback
Vary: Accept

跟前面比起來,多加入 scope,值是 read,這是個自訂值,代表客戶端需要讀取權限。

然後來看授權伺服器,這邊分為三塊,客戶端在註冊時,應該要把能申請的權限範圍一起註冊進去;在收到客戶端授權申請時,它會將客戶端想要的權限列出來給資源擁有者看,讓資源擁有者確認是否授權;最後,當客戶端要把授權碼兌換成 Token 時,它需要將權限範圍與 Token 綁定。綁定的做法很多,OAuth 2.0 沒有明確規範,最簡單的就是在資料庫建立一個 token 跟 scope 的關係;或者,直接用 JWT 將權限範圍放入 Token 也是個辦法。

如果給出的權限範圍跟客戶端要的不同,授權伺服器在回覆 Token 的同時,也要給出該 Token 實際的權限

HTTP 200 OK
Date: Fri, 31 Jul 2015 21:19:03 GMT
Content-type: application/json
{
"access_token": "987tghjkiu6trfghjuytrghj",
"scope": "read",
"token_type": "Bearer"
}

而受保護資源在收到 Token 時,會確認該 Token 能否存取資源。如果不行,在 HTTP 的慣例中,應該要回覆 401 的狀態碼。

可以發現 OAuth 2.0 的擴充性不錯,只需要多加一個參數,就能完成權限範圍的需求,而且還可以向下相容,充分體現開閉原則(OCP)的特性。但是它也在客戶端、授權伺服器與受保護資源間創造隱性依賴,它們需要同時實現同樣的授權範圍規格,才能正常運作。實務上,授權伺服器與受保護資源間的依賴可能還好,因為通常會由相同的供應商(Provider)開發。然而客戶端在設計前,就得先自行了解一下需要的權限範圍。

跨站請求偽造

在前一篇討論前 / 後端信道時,曾經說道前端信道有資安風險,而 CSRF(跨站請求偽造)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攻擊手法。從字面上來理解,CSRF 指讓瀏覽器向網站發起偽造的請求,從而達到攻擊目的。我們說過瀏覽器是資源擁有者用來跟網路互動的介面,稱為用戶代理,照理講,用戶代理會忠實依照資源擁有者的意向來操作,然而,它畢竟也是種工具,有自己的運行規則。攻擊者可以利用規則中的模糊地帶,讓瀏覽器發出資源擁有者沒意識到的請求。

用時序圖來看會比較容易理解。攻擊者先執行 (C.1) 的流程,直接跟授權伺服器互動,拿到授權碼。接著,他誘導資源擁有者使用授權碼跟客戶端互動(C.2),將授權碼換成 Token,這件事做起來很簡單,只要讓資源擁有者瀏覽惡意頁面,並在頁面中放入

<img src="https://ouauthclient.com/callback?code=ATTACKER_AUTHORIZATION_CODE">

瀏覽器會以為這是圖片,自動發出 GET 請求給客戶端,資源擁有者不會知道偽造請求已經默默送出。

我們可能會納悶,即使如此,兌換到的 Token 也是攻擊者的 Token,只能存取攻擊者的受保護資源,應該沒有資源洩漏的問題?是的沒錯,資源擁有者是存取攻擊者的資源,然而他沒有意識到這件事,資源擁有者以為現在存取的是自己的資源,此時任何操作,都會將資訊放入攻擊者的受保護資源中,像是銀行帳戶或密碼。資安風險不是只有在別人存取你的資源時會發生,你存取別人的資源時一樣有資安風險。

要怎麼處理這問題?既然它是 CSRF 的風險,我們就使用 CSRF 的對策來緩解。要點很簡單,我們要讓客戶端知道 (C.2) 的請求不是偽造,能對應到 (A) 的重定向,因此需要在 (A) 跟 (C.2) 中間建立關聯。從上面的流程可以看到,由於 (C.2) 是偽造的,沒有對應的 (A),只要客戶端比對後查無資料,它就能立即中斷 OAuth 2.0 後續的步驟。

具體來說,修改客戶端 (A) 的重定向

HTTP/1.1 302 Moved Temporarily
x-powered-by: Express
Location: http://localhost:9001/authorize?response_type=code&scope=read&client
_id=oauth-client-1&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2Fcallback&
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Vary: Accept

加入新的參數 state,這個 state 就是 (A) 跟 (C.2) 的關聯,在術語上稱呼為 CSRF Token。

授權伺服器會將授權碼傳給客戶端 (C),這裡把原本的 state 原封不動附上

HTTP 302 Found
Location: http://localhost:9000/oauth_callback?code=8V1pr0rJ&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
客戶端收到 (C.2) 的請求後,驗證 state 跟 (A) 是否相同。對攻擊者來說,他偽造的請求將會被客戶端擋下,因為「客戶端的每個請求都能辨識,只要攻擊者不知道辨識方式,他就無法偽造」。

錯誤處理

上面的情況都是假設授權流程正常執行。但有可能,在流程中會發生一些與預期不同的狀況,例如第三方應用要取得的資訊是資源擁有者不願意授權的。當面對這些例外狀況,OAuth 2.0 會怎麼處理呢?

這裡的錯誤分為兩種,首先,要是客戶端沒到授權伺服器註冊過,授權伺服器會認為該客戶端是個不可信任來源,既然客戶端是個不可信任來源,就沒必要透過前端信道,轉址回客戶端,取而代之,應該要告訴資源擁有者,他正在使用一個不可信任的客戶端,有資安風險存在。這時 error 的回覆對象會是資源擁有者。

同樣來上個流程圖

而如果錯誤是因為資源擁有者拒絕授權,或者因為授權伺服器內部的問題造成。授權伺服器需要告知客戶端原因,讓客戶端能處理錯誤。雖然中間經過資源擁有者,但我們知道,前端信道本質上是客戶端與授權伺服器間的通信,因此這裡的 error 回覆對象會是客戶端。

要告知客戶端錯誤訊息,要用類似授權碼的傳遞方式。將訊息放在 Query Param

HTTP/1.1 302 Found
Location: https://client.example.com/callback?error=access_denied&error_description=resource_owner_reject&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
有兩個新參數

  • error:OAuth 2.0 定義的錯誤代碼,像是 “invalid_request”、“access_denied”、“server_error”,詳細可以參照 RFC 6749 Sec 4.1.2.1。
  • error_description:錯誤的詳細資訊,用來給客戶端的開發者除錯。

我們可以看到前端信道跟後端信道的通訊模型有些不同,本質上兩者都是要傳遞訊息,但因為前端信道還需要轉址,占用了 status code 的空間,把 server error 這類原本 5xx 的訊息改成放在 Query 中。

Implicit Grant

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授權碼許可類型的情境,這些情境是建立在角色分離的前提下,但在實務中,有可能同一個實體會身兼多個角色,例如有些應用是用 JavaScript 跑在瀏覽器中,這時瀏覽器既是資源擁有者的用戶代理,也是要求資源的客戶端。角色混合會讓授權碼失去意義,因為即使拿到授權碼,最後還是得由瀏覽器兌換成 Token,安全邊界沒有發揮作用。

隱式許可類型(Implicit Grant)可以當成是授權碼許可類型的簡化版本。既然授權碼無法發揮作用,乾脆省略這個步驟,降低設計成本。在隱式許可中,客戶端直接跟授權伺服器取得 Token,兩者間的通訊只使用前端信道。它的流程圖是

請求的內容要稍微修改,response_type 是響應的類型,這裡不再使用 code,改為 token,要求直接回覆 Token,修改後變成

HTTP/1.1 302 Moved Temporarily
Location: http://localhost:9001/authorize?response_type=token&scope=read&client_id=oauth-client-1&redirect_uri=http%3A%2F%2Flocalhost%3A9000%2Fcallback&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Vary: Accept

授權伺服器的回覆也跟著變成

GET /callback#access_token=987tghjkiu6trfghjuytrghj&token_type=Bearer&state=Lwt50DDQKUB8U7jtfLQCVGDL9cnmwHH1
HTTP/1.1
Host: localhost:9000

Token 放在 URL 的錨點(Fragment)回傳,確保該訊息只會在瀏覽器內,不會發送到伺服器。

使用隱式許可,要付出什麼代價呢?很顯然,由於用戶代理跟客戶端成為一體,我們不可能要求客戶端申請 Token 前先到授權伺服器註冊,授權伺服器因此無法判斷客戶端是否能信任。再來,Token 明確地曝露在資源擁有者眼前,攻擊者可以藉由查看資源擁有者的瀏覽器來取得 Token,如果客戶端設計有問題,或是瀏覽器上有其他惡意程式在執行,Token 就有機會被竊取。從安全性的層面來說,隱式許可有它的風險,通常只會用在很限定的情境。

小結

這篇以授權碼許可為主,走了一遍授權許可流程。因為要考量資安問題,流程上顯得有些複雜,通常開發者想知道的是,他開發出來的第三方應用,應該如何接入 OAuth 2.0 的流程中?用術語來講,開發客戶端需要有哪些背景知識?

如果不是因為特別原因,建議一律使用授權碼許可類型,它具有最全面的資安設計,能避免 Token 被盜用。另外,開發者應該要讀授權伺服器與受保護資源提供的技術文件,知道如何註冊客戶端並選擇認證憑證,還有受保護資源的 API 需要哪些範圍的存取權限。最後,如果有資安相關的對策,最好盡可能實作,像是加入 state 之類的欄位,畢竟授權是個相對敏感的題目,多點保護總是好的。

希望讀完這篇文後,能幫助讀者釐清 OAuth 2.0 的流程,讓開發者在實際開發前,能知道每個步驟與欄位的用途是什麼。

Reference

--

--

Ken Chen
Ken Chen

Written by Ken Chen

台北人。現職軟體開發者。主要領域為後端開發。喜歡電影藝術文學,偶爾寫點別的。想看更多的文章,可以到我的個人 Blog https://blog.kenwsc.com

No responses yet